2025年4月9日下午,应前沿交叉科学院陈小伟教授邀请,中科院力学所戴兰宏教授带来题为《金属材料剪切带理论与应用探索》的精彩学术报告,报告由陈小伟教授主持。来自前沿交叉科学院、机电学院的师生参加。
此次报告中,戴兰宏教授结合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领域的典型案例,从“经典热塑剪切带发展与挑战”、“热塑剪切带的新进展”、“非晶合金剪切带新理论”和“剪切带的调控与利用”等四个模块,系统呈现了其团队在金属材料剪切带研究从基础理论到工程应用的最新进展。报告内容涵盖热软化主控机制的热塑剪切带理论、热软化与自由体积软化联控的非晶合金剪切带理论、应变梯度驱动金属复合材料剪切带形成新机制等前沿理论体系的深度解析,亦涉及高速切削、抗弹材料设计等实际工程场景的关键技术突破,为在场师生构建了多学科交叉的研究视角。
在报告的尾声,与会师生围绕超高拉伸强塑性钨高熵合金的应用、高速切削剪切带涌现判据、动态实验观测技术等前沿问题踊跃提问,问题涵盖基础理论的深入探讨到实际应用的相关技术。戴兰宏教授针对每个问题逐一进行专业且详尽的回应,结合最新研究成果分享解决思路,现场学术气氛持续升温。研讨互动热烈,师生们受益颇丰。
【嘉宾介绍】
戴兰宏,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超常环境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国力学学会首届会士。1996力学所获固体力学博士学位,导师白以龙院士;1996-1998北京大学博士后,合作导师王仁士;1998-至今在力学所工作,期间2005-2006在哈佛大学访问工作曾任力学所学位、学术委员会主任、副所长、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现任《力学进展》主编、中国科协爆炸力学首席传播专家。研究领域为爆炸冲击动力学与新型材料力学,长期致力金属材料剪切带理论与应用研究,取得系统性的创新成果:突破经典热塑剪切带理论框架,建立了材料微纳结构效应与物质传输效应影响的剪切带新理论,被国内外多个研究团队实验证实,获2020年国家自然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剪切带相关理论成果获若干工程应用,效果显著。主持承担基金委重大、科技部重点研发、中科院战略先导、重大预研等科技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