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信息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学者- 教师名录- 团队信息- 教师

李响

  • 所在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
  • 联系电话:010-68911656
  • E-mail:xiangli0369@bit.edu.cn
  • 办公室地点:工业生态楼932(化学与化工学院 良乡校区) 求是楼226A (中关村校区 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
  • 交流时间:工作日9:00-12:00 14:00-18:00

教育和工作经历

1.特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预聘助理教授 2018-至今,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
2.博后研究员 2016-2018 美国天普大学(宾夕法尼亚州费城)工程学院
3.博士 2011-2016,清华大学,环境学院 (导师余刚教授)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 (本科直博)
4. 交流博士生 2011 2015德国亚琛工业大学 市政工程专业 美国佐治亚大学 工程学院
5.本科 2007-2011,吉林大学,环境化学专业

主讲课程

1.《物理化学实验B》,2021-2022,春季学期,课程编号100190032 材料化学专业本科生
2.《分析化学实验》,2021-2022,秋季学期,化学专业本科生100190032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环境化学方面的研究。针对水质安全的应用需要,面上水中新兴微量污染物(药物与个人护理品、抗生素、全氟化合物等)设计新型、高效吸附-催化协同去除材料,开展吸附行为和机理等相关研究,并推进改材料在实际水环境中的应用。具体包括:
1.新型水相吸附、催化材料的设计与合成
2.水中新兴微量污染物光电催化过程中的去除性能与机理
3.纳米多孔材料(金属有机框架纳米多孔材料)的合成设计以及在环境催化治理领域的应用

团队介绍

治理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保障水质安全一直是我国乃至世界关注的热点。近十年来,药物和个人护理品(PPCPs)为代表的微量新兴污染物引起的水环境污染在全世界范围受到了广泛关注,成为了环境学科的前沿课题。其用途广泛、使用量大、环境检出高、危害大而且传统水处理技术去除效果差,因而迫切需要针对其污染特点开发创新性环境控制技术。新材料的设计、合成以及应用将成为未来水处理技术的核心产业。由于传统吸附材料比表面积较小、吸附活性点位欠缺、不易官能团化等缺点,导致吸附效果较差,难以实现PPCPs的高效去除。课题组讲围绕PPCPs的污染特征设计新兴材料,研究去除动力学与机理,制备成型,并进行实际水环境的测试与评价。团队目前有博士生2名,硕士生6名,本科生一名(毕业设计)招生专业 化学 ,化工 材料科学与工程。欢迎有追求,对课题方向感兴趣,努力勤奋,学习能力强,有上进心的同学加入课题组。

论文

以一作或通讯作者在ACS Chemistry and Engineering & Water Research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ACS applied nano materials American Journal of Biomedical Science & Research Frontiers in Chemistry等国际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主持项目

1.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青年项目 面向水中非甾体类消炎药选择性吸附光催化分解的金属有机框架的设计与机理研究 2020年-2022年
2.主持北京理工大学学术启动计划 2018年-2021年 水中新兴污染物的吸附与光电催化降解行为与机理的研究

指导研究生
按年级排序


招生专业

应用化学 能源与环境材料